在医疗急救领域,电除颤仪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设备,尤其是在处理心脏骤停或心律失常时。正确使用电除颤仪可以挽救生命,但如果不当操作,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掌握电除颤仪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一、准备工作
在使用电除颤仪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或担架上,并清除周围任何易燃物或导电物品。检查患者是否还有呼吸和脉搏,确认是否需要立即进行除颤。
打开电除颤仪后,选择合适的能量设置。对于成人,通常建议首次使用200焦耳,第二次使用200-300焦耳,第三次则使用360焦耳。对于儿童患者,能量设置应根据体重调整,一般为每公斤体重2焦耳。
二、贴片位置
电极片的位置直接影响除颤效果。一般来说,一个电极片应放置于患者的右锁骨中线与胸骨交界处(即胸骨右侧),另一个电极片应放置于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即左乳头外侧)。确保电极片紧密贴合皮肤,并覆盖足够的面积以保证电流通过心脏。
如果患者胸部有植入式装置(如起搏器),应尽量避开这些区域。必要时,可选择其他适当的位置。
三、充电与放电
按下“充电”按钮,使电除颤仪达到设定的能量水平。在此过程中,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床边,以免触电。同时,再次确认电极片的位置是否正确。
当设备完成充电后,发出提示音。此时,双手紧握电极把手并保持稳定,按下“放电”按钮。在放电瞬间,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确保电击成功。
四、后续处理
电击完成后,立即检查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情况。如果没有恢复自主循环,需继续实施心肺复苏(CPR),并在5个循环后再尝试一次除颤。同时,尽快呼叫专业医护人员到场支援。
此外,在每次使用后,记得清洁电极片并检查其使用寿命。如果发现损坏或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
五、注意事项
1. 评估病情: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需要除颤。只有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才适合使用电除颤仪。
2. 避免误伤:操作时务必注意自身和其他人的安全,切勿随意触摸患者。
3. 及时求助:即使成功除颤,也应尽快送医进一步诊治,以防复发或其他并发症。
总之,电除颤仪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急救工具,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技巧。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急救知识的学习,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