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ell杂志 > 健康经验 >

什么是新生儿皮下坏疽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张博宇ASFTS

新生儿皮下坏疽是一种较为少见但危害性较大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不久的婴儿身上。虽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其进展迅速、病情严重,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新生儿皮下坏疽,顾名思义,是指在新生儿皮肤和皮下组织中发生的坏死性感染。这种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发,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这些细菌可能通过产道、脐带或皮肤破损处进入体内,进而引发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

该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肿、硬结,随后逐渐发展为紫红色或暗红色斑块,伴有明显的压痛感。随着病情发展,皮肤可能会出现水疱、溃疡,甚至坏死脱落。患儿常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感染。此外,早产儿、低体重儿以及有皮肤损伤或脐部感染的婴儿更易患病。因此,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及时处理脐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一旦怀疑新生儿患有皮下坏疽,应立即就医,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培养、皮肤组织活检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面,通常需要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对局部病灶进行清创处理。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总的来说,新生儿皮下坏疽虽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家长应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婴儿的皮肤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加强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该病的发生风险,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