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怎么回事?】心肌梗死,俗称“心脏病发作”,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突然被血栓堵塞时,导致心脏的一部分肌肉因缺氧而受损或死亡。了解心肌梗死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及时应对非常重要。
一、
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细胞因缺乏氧气而坏死。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冷汗等。及时就医是关键,可通过心电图、血液检查、冠脉造影等方式确诊。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支架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
常见原因 |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冠状动脉破裂等。 |
主要症状 | 胸痛(压榨性)、呼吸困难、恶心、冷汗、头晕、乏力等。 |
典型表现 | 胸骨后持续性疼痛,常向左臂、下颌或背部放射。 |
危险因素 |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家族史、缺乏运动等。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ECG)、心肌酶检测、冠脉造影、心脏超声等。 |
治疗方法 | 1. 药物:抗血小板药、抗凝药、溶栓药、止痛药; 2. 手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3. 康复治疗:心脏康复计划。 |
紧急处理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安静,服用阿司匹林(如有);避免剧烈活动。 |
预防措施 |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 |
结语:
心肌梗死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其发病急、病情重,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通过提高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