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ell杂志 > 健康经验 >

新生儿鹅口疮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杨杨Cytheria

新生儿鹅口疮】新生儿鹅口疮,又称新生儿口腔念珠菌感染,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口腔疾病。多发于出生后1个月内,尤其是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婴儿。该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类似奶渍,但不易擦除,常伴有疼痛、拒食等症状。

一、病因与诱因

项目 内容
病原体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感染途径 母婴传播、医院内交叉感染、不洁喂养工具等
易感人群 新生儿、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者
常见诱因 抗生素使用、母乳喂养不当、口腔卫生差

二、临床表现

症状 描述
口腔白色斑块 多见于颊部、舌面、上颚等处,呈乳白色,不易擦去
疼痛不适 婴儿哭闹、拒食、吞咽困难
局部充血 粘膜红肿,严重时可有溃疡
其他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发热、体重增长缓慢

三、诊断方法

方法 说明
临床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口腔黏膜变化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涂片镜检或培养,确认是否存在念珠菌
必要时辅助检查 如怀疑并发症,可能需要血常规、影像学等

四、治疗与护理

治疗方式 说明
局部用药 使用制霉菌素溶液或凝胶涂抹患处,每日多次
口服药物 严重时需口服抗真菌药,如氟康唑(需医生指导)
保持清洁 定期清洁婴儿口腔、奶瓶、奶嘴等用具
母亲护理 若为母乳喂养,母亲应同时治疗乳腺炎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五、预防措施

措施 说明
注意卫生 奶具、玩具等应定期消毒
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抗生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加强营养 提高婴儿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 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总结

新生儿鹅口疮虽然常见,但只要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大多数患儿都能较快康复。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儿口腔变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出现异常时尽早就医。通过科学护理和合理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