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ffmann征是什么】Hoffmann征是一种临床体征,常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尤其是锥体束病变。该征象由德国神经学家奥托·霍夫曼(Otto Hoffmann)提出,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脑部或脊髓损伤,如多发性硬化、脑卒中、颈椎病等。
以下是对Hoffmann征的总结及详细说明:
一、Hoffmann征的定义
Hoffmann征是指在检查者轻弹患者中指指甲时,若出现拇指内收(屈曲)动作,即为阳性反应。这种反应通常提示锥体束受损,可能与大脑或脊髓的病变有关。
二、Hoffmann征的检查方法
1. 操作步骤:
-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手臂自然伸直。
- 检查者用拇指或指尖快速轻弹患者的中指指甲。
- 观察是否出现拇指内收(屈曲)动作。
2. 正常反应:
- 正常人不会出现拇指内收。
3. 异常反应(阳性):
- 出现拇指内收,提示可能存在锥体束损伤。
三、Hoffmann征的临床意义
项目 | 内容 |
主要用途 | 评估锥体束功能,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常见病因 | 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颈椎病、脑肿瘤等 |
阳性意义 | 提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可能涉及大脑或脊髓损伤 |
鉴别意义 | 需结合其他体征(如巴宾斯基征、踝阵挛等)综合判断 |
四、Hoffmann征与其他病理反射的关系
反射名称 | 是否阳性 | 临床意义 |
Hoffmann征 | 阳性 | 锥体束损伤 |
巴宾斯基征 | 阳性 |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
踝阵挛 | 阳性 | 锥体束损害 |
腹壁反射 | 减弱或消失 | 可能为锥体束病变 |
五、注意事项
- Hoffmann征并非特异性指标,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 在某些正常人群中也可能出现轻微反应,需谨慎解读。
- 检查时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患者不适。
六、总结
Hoffmann征是神经科常用的体征之一,主要用于判断锥体束是否受损。其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其他体征来做出准确诊断。
表:Hoffmann征相关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Hoffmann征 |
定义 | 中指指甲被轻弹后拇指内收 |
检查方法 | 轻弹中指指甲,观察拇指反应 |
正常反应 | 无拇指内收 |
异常反应 | 拇指内收(阳性) |
临床意义 | 提示锥体束损伤 |
常见病因 | 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 |
鉴别诊断 | 需结合其他病理反射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