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常规检查项目】便常规检查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基础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功能、排查肠道疾病及感染情况。该检查通过分析患者排出的粪便样本,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寄生虫、细菌感染、隐血、脂肪、黏液等异常成分,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以下是便常规检查的主要项目及其意义的总结:
一、便常规检查项目总结
检查项目 | 检查方法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外观 | 直接观察 | 成形、棕黄色 | 颜色异常(如黑便、血便)提示出血;稀便可能为腹泻或消化不良 |
pH值 | pH试纸法 | 6.0-7.5 | 过酸或过碱提示消化功能异常或肠道菌群失调 |
隐血试验 | 化学法或免疫法 | 阴性 | 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如溃疡、肿瘤等 |
寄生虫检查 | 液体涂片法 | 无寄生虫 | 检出寄生虫提示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
脂肪滴 | 油镜检查 | 无或少量 | 脂肪滴增多提示脂肪吸收不良,如胰腺功能不全 |
白细胞 | 油镜检查 | 无或偶见 | 白细胞增多提示肠道炎症,如肠炎、痢疾等 |
红细胞 | 油镜检查 | 无 | 红细胞存在提示出血,如溃疡、肿瘤、痔疮等 |
黏液 | 油镜检查 | 无或少量 | 黏液增多提示肠道炎症或感染 |
真菌 | 涂片染色法 | 无 | 真菌增多提示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 |
二、检查目的与适用人群
便常规检查适用于以下人群:
- 有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者;
- 怀疑肠道感染或寄生虫病者;
- 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黑便、血便)者;
- 需要排查结肠癌、直肠癌等恶性病变者;
- 儿童及老年人出现消化系统异常表现者。
三、注意事项
1. 检查前应避免食用大量动物血、猪肝、绿叶蔬菜等影响隐血试验结果的食物;
2. 检查时应使用干净容器收集新鲜粪便样本,避免混入尿液或污水;
3. 样本应在2小时内送检,以保证检测准确性;
4. 如需进行寄生虫检查,建议连续3天取样,提高检出率。
四、总结
便常规检查是一项简单、快速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检查项目,能够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通过对外观、pH值、隐血、寄生虫、白细胞、红细胞等项目的综合分析,可为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进行便常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