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是多少度】低体温,也称为低体温症,是指人体核心温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了解低体温的定义和标准,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
正常人体温通常在 36.1°C 至 37.2°C 之间,而当体温低于 35°C 时,就被认为是低体温。根据严重程度,低体温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同阶段的症状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低体温常见于老年人、新生儿、长期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人群,以及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下的人。预防和早期识别是关键,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并寻求医疗帮助。
二、低体温的标准与症状(表格)
体温范围(℃) | 状态 | 常见症状 | 处理建议 |
36.1 - 37.2 | 正常体温 | 无明显不适 | 保持环境温暖,注意休息 |
35.0 - 36.0 | 轻度低体温 | 手脚冰凉、轻微颤抖、疲倦 | 加强保暖,饮用温热饮品 |
32.0 - 34.9 | 中度低体温 | 明显颤抖、意识模糊、反应迟钝 | 立即就医,避免进一步受寒 |
< 32.0 | 重度低体温 | 呼吸微弱、心跳缓慢、意识丧失 | 紧急送医,不可自行处理 |
三、注意事项
- 低体温并非只发生在寒冷环境中,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感染等也可能导致体温下降。
- 新生儿和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需特别关注。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潮湿环境中,穿暖和衣物,保持身体干燥。
通过了解低体温的标准和表现,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有异常情况,应尽早干预,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