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术怎么做】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常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术,目的是为透析提供稳定的血管通路。该手术通过将动脉与静脉在皮下直接吻合,使静脉扩张、增厚,便于穿刺和长期使用。以下是关于“动静脉内瘘术怎么做”的总结性介绍。
一、手术目的
项目 | 内容 |
目的 | 建立稳定、可靠的血液透析通路 |
适用人群 | 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 |
优势 | 提高透析效率、减少并发症 |
二、手术步骤
步骤 | 内容 |
1. 术前评估 | 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确定合适的血管位置 |
2. 麻醉 | 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必要时可使用全身麻醉 |
3. 切口 | 在手臂上选择合适部位做切口,暴露动脉和静脉 |
4. 吻合 | 将动脉与静脉进行端-侧或侧-侧吻合 |
5. 关闭切口 | 缝合皮肤,覆盖敷料 |
6. 术后观察 | 观察血流情况及有无并发症 |
三、术后护理要点
项目 | 内容 |
伤口护理 | 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
活动指导 | 术后初期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血管受压 |
血流监测 | 定期检查内瘘是否通畅,是否有震颤或杂音 |
穿刺准备 | 一般术后4-8周后可开始穿刺使用 |
四、常见并发症
并发症 | 症状 | 处理方式 |
感染 | 红肿、发热、疼痛 | 使用抗生素,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
血栓形成 | 无震颤、血流减少 | 可尝试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 |
瘘管狭窄 | 血流减弱 | 可行球囊扩张术 |
出血 | 术后渗血 | 加压包扎,必要时重新缝合 |
五、注意事项
- 手术应由经验丰富的血管外科医生操作;
- 术后定期随访,确保内瘘功能正常;
- 患者应避免在内瘘侧手臂测量血压或抽血;
-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结:
动静脉内瘘术是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重要手段。手术过程相对简单,但术后护理和定期监测同样关键。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