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原方剂量】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伤寒论》,由东汉医圣张仲景所创。该方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桂枝汤的剂量配比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疗效与安全性。本文将对桂枝汤原方的剂量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桂枝汤原方组成及剂量
根据《伤寒论》原文记载,桂枝汤的组成及剂量如下:
- 桂枝:三两(古代计量单位)
- 芍药:三两
- 生姜:三两
- 大枣:十二枚
- 甘草:二两(炙)
二、剂量换算说明
由于古代计量单位与现代有所不同,需进行合理换算。一般认为:
- 一两 ≈ 15克
- 一钱 ≈ 3克
- 一升 ≈ 200毫升
因此,按照现代常用剂量换算后,桂枝汤的剂量大致为:
药物名称 | 原方剂量(古代) | 现代剂量(约) |
桂枝 | 三两 | 45克 |
芍药 | 三两 | 45克 |
生姜 | 三两 | 45克 |
大枣 | 十二枚 | 12枚 |
甘草 | 二两 | 30克 |
> 注:以上换算为常见参考值,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体质、病情及医生指导调整。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人群:适用于风寒表证,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头痛、鼻塞等。
2. 禁忌症:阴虚内热者慎用,或配合其他药物使用。
3. 煎服方法:通常采用水煎服,分两次温服,服后饮热粥以助发汗。
4. 剂量调整:对于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应适当减少用量。
四、结语
桂枝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其剂量配伍严谨,体现了古人“君臣佐使”的用药原则。在现代临床中,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其原方剂量,有助于提高疗效、保障安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配和服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桂枝汤的加减变化或适应症扩展,可继续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中医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