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性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引发的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以及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EB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家族,是导致传染性单核性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原体。该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因此也被称为“接吻病”。在感染初期,病毒会侵入B淋巴细胞并潜伏其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重新激活,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单核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临床诊断通常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超过10%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抗EBV抗体滴度升高也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之一。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直接清除体内潜伏的EB病毒。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如退热止痛、抗感染等措施来缓解症状。对于重症患者,则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已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口腔分泌物交换频繁的情况下更应注意防护。同时,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总之,传染性单核性细胞增多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应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保障公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