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严重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手术。当心脏的瓣膜因病变导致血液流动受阻或反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该手术。通过替换受损的瓣膜,可以恢复心脏正常的血流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一、心脏瓣膜置换术简介
心脏有四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确保血液单向流动。当瓣膜发生狭窄(如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如二尖瓣反流)时,就可能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手术。
二、常见病因
病因类型 | 说明 |
风湿性心脏病 | 最常见的原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
先天性瓣膜异常 | 出生时即存在的瓣膜结构问题 |
老年退行性变 | 随年龄增长,瓣膜逐渐硬化或钙化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细菌感染导致瓣膜损伤 |
心肌病或其他心脏疾病 | 可间接影响瓣膜功能 |
三、手术方式
手术类型 | 说明 |
机械瓣膜置换 | 使用人工材料制成的瓣膜,耐用但需终身抗凝治疗 |
生物瓣膜置换 | 使用动物组织或人体捐献组织制成,无需长期抗凝,但寿命较短 |
经导管瓣膜置换(TAVR) | 微创手术,适用于高风险患者,通过血管植入新瓣膜 |
四、手术适应症
适应症 | 说明 |
严重瓣膜狭窄 | 如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心力衰竭 |
严重瓣膜反流 | 如二尖瓣反流引起症状或心脏扩大 |
瓣膜功能障碍 | 影响心脏正常工作,药物治疗无效 |
急性瓣膜损伤 | 如外伤或感染导致的急性瓣膜破裂 |
五、术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说明 |
抗凝治疗 | 机械瓣膜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防止血栓形成 |
定期复查 | 监测瓣膜功能及身体状况 |
避免剧烈运动 | 特别是术后初期,防止伤口裂开或瓣膜受损 |
健康饮食 | 控制盐分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
感染预防 |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细菌进入血液引发感染 |
六、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风险类型 | 说明 |
出血 | 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 |
感染 | 包括切口感染或心内膜炎 |
血栓形成 | 尤其是机械瓣膜患者 |
心律失常 | 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 |
瓣膜功能异常 | 如瓣膜移位或损坏 |
七、总结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瓣膜疾病的重要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健康状况以及瓣膜类型,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和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