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植入是怎么回事】胎盘植入是一种妊娠并发症,指胎盘组织异常附着在子宫壁上,甚至穿透子宫肌层或侵犯周围器官。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剖宫产、多次妊娠或子宫手术后,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产科急症,需及时诊断和处理。
一、胎盘植入的定义与分类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直接侵入子宫肌层,导致胎盘无法正常剥离。根据侵入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分类 | 定义 | 特点 |
胎盘粘连 | 胎盘与子宫壁部分黏连 | 通常不穿透肌层,但剥离困难 |
胎盘植入 | 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 | 剥离困难,可能导致大出血 |
胎盘穿透 | 胎盘穿透子宫肌层并侵犯邻近器官(如膀胱) | 最严重,常需手术干预 |
二、常见病因
1. 剖宫产史:尤其是多次剖宫产,增加子宫瘢痕形成的风险。
2. 子宫手术史: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刮宫术等。
3. 高龄产妇:年龄越大,发生胎盘植入的可能性越高。
4. 多胎妊娠:胎盘面积大,容易发生异常附着。
5. 子宫内膜损伤:如人工流产、感染等。
三、临床表现
- 产后大出血:是胎盘植入最常见且危险的症状。
- 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无法正常剥离,导致子宫不能有效收缩。
- 疼痛与压痛:尤其在产后检查时可触及子宫硬而有压痛。
- 贫血:由于大量失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四、诊断方法
1. 超声检查:通过B超观察胎盘与子宫壁的关系,判断是否植入。
2. MRI(磁共振成像):对复杂病例提供更清晰的影像信息。
3. 临床评估:结合病史、分娩方式及产后情况综合判断。
五、治疗方式
情况 | 治疗方式 | 说明 |
胎盘粘连 | 保守治疗或部分切除 | 若出血不多,可尝试手动剥离 |
胎盘植入 | 子宫动脉栓塞 + 手术剥离 | 减少出血风险,保留子宫 |
胎盘穿透 | 子宫切除 | 严重情况下为挽救生命选择 |
六、预防措施
- 控制剖宫产次数,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 注意孕期保健,减少子宫内膜损伤。
- 对于高危人群,提前进行产前评估和监测。
- 产后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七、总结
胎盘植入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主要因胎盘异常附着于子宫壁引起,常见于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的女性。其临床表现以产后大出血为主,需通过超声、MRI等手段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早期识别和合理干预是降低母婴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