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简称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通常发生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或其他危及生命的状况之后。它会导致肺部迅速出现广泛的炎症和液体积聚,进而影响氧气的交换功能,最终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ARDS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基础疾病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的特点是双肺弥漫性渗出、低氧血症以及肺顺应性降低。由于病情发展迅速且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ARDS的基本概念总结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英文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
定义 | 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
发病机制 | 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受损,导致液体渗入肺泡,引起肺水肿和炎症反应 |
常见诱因 | 感染(如肺炎)、创伤、大出血、胰腺炎、误吸、烧伤等 |
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双肺湿啰音、发绀等 |
诊断标准 | 根据柏林定义,包括:起病时间、低氧血症程度、胸部影像学改变、无心源性水肿等 |
治疗原则 | 支持治疗为主,包括机械通气、控制原发病、抗感染、维持循环稳定等 |
预后 | 取决于基础疾病和治疗是否及时,死亡率较高 |
二、ARDS的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ARDS可分为:
类型 | 定义 | 特点 |
早期ARDS | 发病在72小时内 | 症状较轻,但进展快 |
中期ARDS | 发病在3-7天内 | 病情加重,需更多支持治疗 |
晚期ARDS | 发病超过7天 | 多器官功能障碍风险高,预后差 |
三、ARDS的诊断标准(柏林定义)
条件 | 标准 |
起病时间 | 急性发作,≤1周 |
氧合指标 | PaO₂/FiO₂ ≤ 300 mmHg(不论是否使用PEEP) |
胸部影像 | 双肺浸润影,不能用胸腔积液或肺不张完全解释 |
心源性因素 | 排除心源性肺水肿(如超声心动图正常) |
四、ARDS的治疗策略
治疗措施 | 说明 |
机械通气 | 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避免肺损伤 |
控制原发病 | 如感染、创伤等,是治疗的关键 |
抗感染 | 若有感染,需合理使用抗生素 |
液体管理 | 限制输液,防止肺水肿加重 |
营养支持 | 维持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恢复 |
俯卧位通气 | 对于严重低氧患者可改善氧合 |
五、ARDS的预防与护理
- 预防: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诱发因素。
- 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等。
总结
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常由多种基础疾病引发,表现为双肺广泛性炎症和低氧血症。其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同时需针对病因进行干预。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及时识别和处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