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细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衡引起。当有益的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而其他厌氧菌等有害菌过度繁殖时,就可能导致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该病虽然不属性传播疾病,但与性生活有一定关联。
一、细菌性阴道炎的定义
细菌性阴道炎是由于阴道内微生物平衡被打破,导致有害细菌大量滋生,从而引发的一类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以及轻微的瘙痒或灼热感。
二、常见症状
症状 | 描述 |
分泌物增多 | 阴道分泌物呈灰白色或稀薄状 |
异味 | 常伴有鱼腥味,尤其在性生活后更明显 |
灼热感或瘙痒 | 部分患者会感到外阴或阴道不适 |
红肿 | 少数情况下可能伴随轻微红肿 |
三、病因与诱因
1. 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导致阴道pH值升高。
2. 频繁性生活:尤其是多个性伴侣或未使用安全套。
3. 过度清洁:使用强碱性洗液冲洗阴道,破坏正常菌群。
4. 免疫力下降:如长期压力大、熬夜、患病等。
5. 抗生素使用:某些抗生素可能影响阴道菌群平衡。
四、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观察分泌物和阴道情况初步判断。
2. pH值检测:正常阴道pH值为3.8-4.5,BV患者常高于4.5。
3. 胺试验:将分泌物与氢氧化钾混合,若有鱼腥味则为阳性。
4. 显微镜检查:观察是否有线索细胞(Clue cells)存在。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抗生素治疗 | 如甲硝唑(Metronidazole)、克林霉素(Clindamycin)等 |
局部用药 | 如阴道栓剂或凝胶,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 |
保持卫生 | 避免过度清洁,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 |
调整生活习惯 | 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
六、预防措施
1. 避免频繁更换性伴侣。
2. 正确使用安全套。
3. 不滥用抗生素。
4.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5. 穿着透气内裤,避免紧身衣物。
七、注意事项
- 细菌性阴道炎虽不严重,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盆腔炎、早产等并发症。
- 性伴侣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建议共同注意个人卫生。
- 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特别是使用甲硝唑时。
总结:
细菌性阴道炎是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分泌物异常、异味和局部不适。其成因多样,包括菌群失调、性生活、清洁不当等。通过合理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患者可以较快恢复健康。如有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