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也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在寒冷环境中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多见于早产儿或出生体重较低的婴儿,主要表现为体温过低、皮肤硬肿、代谢紊乱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一、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棕色脂肪不足、产热能力差,加上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其核心问题是“低温”和“组织损伤”,常表现为皮肤变硬、水肿、循环障碍等。该病在冬季高发,尤其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易发生。
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治疗的关键,包括保暖、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预防感染等措施。若能及时处理,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
英文名称 | 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 / Neonatal Sclerema |
常见病因 | 早产、低出生体重、寒冷环境、感染、代谢异常等 |
发病机制 | 棕色脂肪不足、产热能力差、体表面积大、散热快 |
主要症状 | 体温低于正常、皮肤硬肿、苍白或青紫、反应差、喂养困难 |
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体温监测 + 血液检查(如电解质、血糖) |
治疗方法 | 保暖、静脉营养、纠正酸碱平衡、抗感染、改善微循环 |
预防措施 | 保持适宜室温、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及时处理早产儿 |
预后情况 |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延误治疗可能留下后遗症或死亡 |
高发人群 | 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后未及时保暖者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虽然听起来较为陌生,但在特定人群中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家长和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做好预防与早期干预,以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