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间皮瘤】一、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通常与长期接触石棉有关。该病在临床上较为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诊或延误诊断。根据病理类型,胸膜间皮瘤可分为上皮型、肉瘤型和混合型三种,其中上皮型最为常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总体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对病因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胸膜间皮瘤 |
定义 | 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
常见病因 | 长期接触石棉(主要诱因) |
发病部位 | 胸膜(肺部周围覆盖的薄膜) |
病理分型 | 上皮型、肉瘤型、混合型 |
常见症状 |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体重减轻、胸腔积液 |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CT/MRI)、胸腔穿刺、组织活检 |
治疗方式 | 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 |
预后情况 | 总体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早期发现可改善预后 |
预防措施 | 避免石棉暴露,加强职业防护 |
三、结语
胸膜间皮瘤作为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延长生存期的关键。同时,加强职业防护和公众健康教育,对于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