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ell杂志 > 健康经验 >

胸腔穿刺术操作步骤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谢亚芳105

胸腔穿刺术操作步骤】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该操作通过穿刺胸壁进入胸膜腔,抽取积液或进行药物注射。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确保患者安全。

以下是对胸腔穿刺术操作步骤的总结:

一、操作前准备

步骤 内容
1. 患者评估 确认适应症(如胸腔积液、气胸等),排除禁忌症(如凝血功能障碍、严重低血压等)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操作目的、风险及可能并发症
3. 器械准备 包括穿刺包、局部麻醉药、无菌手套、消毒用品、引流管等
4. 体位选择 通常取坐位或半卧位,患侧上肢外展

二、操作步骤

步骤 内容
1. 定位 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选择穿刺点,必要时结合B超定位
2. 消毒与铺巾 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
3. 局部麻醉 用2%利多卡因进行皮下、肌层及胸膜表面麻醉
4. 穿刺进针 以穿刺针垂直或稍倾斜方向缓慢进针,直至有落空感
5. 抽液或注药 连接注射器或引流袋,缓慢抽吸积液或注入药物
6. 拔针与压迫 操作完成后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数分钟防止出血或气胸
7. 标本处理 将抽出的液体送检,包括生化、细胞学、细菌培养等

三、术后处理与观察

步骤 内容
1. 观察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等变化
2. 注意并发症 如出现胸痛、气促、咯血、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记录操作过程 准确记录穿刺时间、部位、抽出液体量及性质
4. 嘱咐患者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穿刺部位等

四、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肋间血管或神经;

- 若为大量积液,应分次缓慢抽液,避免急性肺水肿;

-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并接受过专业培训。

通过以上步骤的规范执行,胸腔穿刺术可以有效辅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