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二聚体测定是为了测什么疾病的项目?血】血浆二聚体测定是一项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体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血栓形成的风险。该检测主要针对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D-二聚体水平,是判断血液是否处于高凝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临床中,血浆二聚体测定常用于辅助诊断多种与凝血相关的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此外,在某些感染、肿瘤、妊娠等状态下,D-二聚体水平也可能升高,因此该检查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浆二聚体测定常见应用疾病总结
检查目的 | 适用疾病/情况 | 说明 |
判断血栓风险 | 深静脉血栓(DVT) | D-二聚体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血栓形成 |
肺栓塞筛查 | 肺动脉栓塞(PE) | 是排除肺栓塞的重要指标之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DIC | 在DIC早期即可出现D-二聚体升高 |
妊娠相关并发症 | 子痫前期、胎盘早剥 | 妊娠期间凝血系统变化可能导致D-二聚体升高 |
感染性疾病 | 败血症、严重感染 | 感染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二聚体升高 |
肿瘤患者监测 | 恶性肿瘤 | 肿瘤组织可能促进凝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 |
手术或创伤后 | 术后或外伤后 | 凝血系统激活,D-二聚体可能短暂升高 |
注意事项:
虽然D-二聚体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异常,但其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单纯D-二聚体升高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应由医生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血浆二聚体测定是一项重要的血液检测项目,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病情评估中,尤其在血栓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的识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