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ell杂志 > 健康经验 >

血凝五项是检查什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罗总

血凝五项是检查什么】“血凝五项”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血液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人体的凝血功能。它包括五个主要的检测指标,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血栓的风险,对于术前评估、术后监测以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血凝五项包含哪些项目?

血凝五项通常包括以下五项指标:

序号 检测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参考范围(成人) 临床意义
1 凝血酶原时间 PT 11-13.5秒 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25-35秒 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3 凝血酶时间 TT 16-18秒 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4 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 2-4 g/L 参与血凝块形成的重要因子
5 D-二聚体 D-Dimer <0.5 mg/L FEU 反映纤溶系统活性,提示血栓形成

二、血凝五项的临床应用

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进行血凝五项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有出血或血栓风险,为麻醉和手术提供依据。

2. 出血性疾病诊断: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可通过PT、APTT等指标辅助诊断。

3. 血栓性疾病监测:D-二聚体升高可能提示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

4. 肝病及抗凝治疗监测: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影响PT、APTT等指标;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时需定期监测这些指标。

三、注意事项

- 血凝五项应在空腹状态下抽血,避免食物影响结果。

- 某些药物(如抗凝药、止血药)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检查前应告知医生用药情况。

- 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总结

血凝五项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工具,涵盖多项关键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通过了解各项指标的意义和正常范围,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凝血状态,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