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的房颤手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不规则、快速跳动,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中风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外科手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外科的房颤手术主要包括迷宫手术(Maze Procedure)及相关改良术式,旨在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一、外科房颤手术概述
外科房颤手术是通过开胸手术,在心脏表面进行一系列精确的切口和电生理调控,以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窦性心律。该手术通常在心脏直视下进行,适用于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如二尖瓣病变、心房扩大等)的患者。
二、手术类型与适应症
手术类型 | 简介 | 适应症 |
迷宫手术 | 传统方法,通过切割和缝合在心房上建立“迷宫”状传导路径 | 心房扩大、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 |
改良迷宫手术 | 使用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技术替代部分切口 | 适合微创或需减少创伤的患者 |
联合手术 | 与二尖瓣置换/修复等心脏手术同时进行 | 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 |
三、手术流程简述
1. 麻醉与开胸:全身麻醉后,经胸骨正中切口进入胸腔。
2. 心脏停跳:使用体外循环机维持生命体征,心脏暂时停止跳动。
3. 心房处理:根据术前评估,对左、右心房进行切口或消融,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
4. 恢复心跳:完成手术后,逐步恢复心脏跳动,撤除体外循环。
5. 术后监护:转入ICU,密切监测心律、血压及呼吸功能。
四、手术效果与风险
项目 | 内容 |
成功率 | 80%以上患者可实现窦性心律维持 |
术后恢复时间 | 一般住院7-10天,完全恢复需数周 |
常见并发症 | 出血、感染、心律失常复发、脑卒中风险 |
长期预后 | 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中风风险 |
五、总结
外科房颤手术是治疗复杂、难治性房颤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虽然手术风险较高,但其在控制心律、预防血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化和精准化手术正在逐步普及,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手术利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