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丘疹及渗出等。该病多发于儿童,但也可能持续至成人。其病因复杂,与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一、异位性皮炎的概述
异位性皮炎属于一种特应性疾病,常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共存。患者往往有家族过敏史,且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更容易进入体内,引发免疫反应。
二、主要症状
症状 | 描述 |
皮肤瘙痒 | 最常见症状,尤其夜间加重 |
干燥皮肤 | 皮肤失去水分,出现脱屑 |
红斑和丘疹 | 多见于面部、肘窝、膝窝等部位 |
渗出与结痂 | 急性期可能出现渗液和结痂 |
慢性湿疹样改变 | 长期反复发作后,皮肤变厚、色素沉着 |
三、病因与诱因
因素 | 说明 |
遗传因素 | 家族中有过敏史者患病风险高 |
免疫系统异常 | T细胞功能紊乱,易发生过度炎症反应 |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 表皮结构异常,导致保湿能力下降 |
环境因素 | 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接触性过敏原等 |
饮食因素 | 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
四、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
- 临床表现:典型皮损特征
- 病史:是否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 皮肤测试:如斑贴试验、点刺试验等
- 实验室检查:如血清IgE水平升高
五、治疗与管理
治疗方式 | 说明 |
局部外用药物 | 如糖皮质激素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
口服药物 | 抗组胺药缓解瘙痒,严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 |
光疗 | 紫外线疗法有助于减轻炎症 |
生活方式调整 | 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刺激物,注意饮食 |
心理支持 | 对于长期受困扰的患者,心理干预也很重要 |
六、预防与日常护理
- 保湿:每日使用无香型润肤霜,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 避免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
- 穿着透气衣物:减少摩擦与汗液刺激
- 控制情绪:压力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 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七、总结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皮肤病,需要综合治疗与长期管理。通过科学的护理、合理的用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了解疾病特点、掌握护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