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是什么病】腺肌症,全称“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发生在育龄女性中。它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地生长在子宫肌肉层内,导致子宫增大、痛经加重、月经量增多等症状。该病虽不属于恶性肿瘤,但对女性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一、腺肌症的定义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 |
发病部位 | 子宫肌层 |
病理特征 | 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 |
好发人群 | 育龄女性(尤其是30-50岁) |
是否恶变 | 非肿瘤性病变,不具恶性 |
二、常见症状
症状 | 描述 |
痛经 | 通常为进行性加重的下腹痛,尤其在月经期间 |
月经量多 | 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出现贫血 |
不孕 | 部分患者因子宫环境改变影响受孕 |
性交痛 | 部分患者在性生活时感到不适或疼痛 |
下腹坠胀 | 持续性或周期性下腹不适感 |
三、病因与诱因
因素 | 说明 |
子宫内膜异位 | 子宫内膜细胞通过某种机制进入子宫肌层 |
分娩或手术史 | 如剖宫产、刮宫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激素水平变化 | 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促进病变发展 |
免疫因素 |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影响病情进展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超声检查 | B超是常用初筛手段,可观察子宫形态和肌层变化 |
MRI | 对于复杂病例,MRI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
病理检查 | 通过子宫切除标本确诊,是最准确的方法 |
临床症状评估 | 结合病史和体检综合判断 |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优点 | 缺点 |
药物治疗 | 症状较轻或希望保留生育能力者 | 非手术、副作用较小 | 无法根治,停药后易复发 |
手术治疗 | 症状严重、药物无效或有生育需求者 | 可缓解症状、改善生育机会 | 有创伤、恢复时间长 |
介入治疗 | 适用于部分患者 | 创伤小、恢复快 | 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
观察随访 | 症状轻微、无生育要求者 | 无需治疗 | 需定期复查 |
六、预防与日常管理
1.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增强免疫力。
2. 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3. 适当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4. 定期妇科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5. 情绪管理:避免长期压力过大,保持心情舒畅。
七、总结
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虽然不是癌症,但其症状可能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了解其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防治意识。对于有相关症状的女性,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需进一步了解腺肌症的分类、并发症或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请继续关注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