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一、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部疱疹和溃疡、吞咽困难等。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多发于夏秋季,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需注意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
病因 | 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也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 |
发病年龄 | 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4岁幼儿 |
传播途径 | 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途径传播 |
主要症状 | 高热、咽部疱疹或溃疡、咽痛、拒食、流涎、咳嗽等 |
病程特点 | 自限性疾病,一般持续3-5天,少数可延长至1周 |
并发症 | 可能引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需密切观察 |
诊断方法 |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咽拭子病毒检测) |
治疗原则 |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热、补液、止痛等 |
护理建议 | 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 |
预防措施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 |
三、注意事项: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虽属常见病,但仍需家长高度重视。若孩子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患儿应居家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是预防此类疾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