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婴幼儿巨结肠的症状】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部分肠道无法正常蠕动,导致粪便在肠道内积聚。该病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患儿的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巨结肠的主要症状总结。
一、
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是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或发育不良,导致肠管无法正常收缩,进而引起功能性肠梗阻。该病在新生儿期即可表现明显症状,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肠炎、中毒性肠麻痹等。
常见的症状包括出生后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呕吐、体重增长缓慢等。不同年龄段的婴儿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特征,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病理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二、症状表格汇总
症状名称 | 描述 |
胎便排出延迟 | 出生后24-48小时内未排出胎便,或排出量极少 |
顽固性便秘 | 排便困难,需人工刺激才能排便,且排便次数少 |
腹胀 | 腹部膨隆,尤其在下腹部明显 |
呕吐 | 可能伴有胆汁样呕吐,尤其是病情加重时 |
食欲差 | 吃奶量减少,进食后易出现不适 |
体重增长缓慢 | 由于营养吸收障碍,体重增长不理想 |
肛门指检异常 | 直肠空虚,指检时无直肠扩张感,有时可触及狭窄段 |
感染风险增加 | 易并发肠炎,表现为发热、腹泻、精神萎靡等 |
肠道梗阻表现 | 严重时可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剧烈腹痛、停止排气排便 |
三、注意事项
巨结肠的确诊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光、钡剂灌肠)以及病理活检。对于疑似病例,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以避免延误治疗。
此外,家长在观察新生儿时应注意是否出现胎便排出延迟、频繁呕吐、腹胀等症状,如有怀疑应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生儿和婴幼儿巨结肠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也有与其他肠道疾病相似之处。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干预是保障患儿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