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ell杂志 > 健康经验 >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名词解释

2025-08-12 08:46:55

问题描述: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名词解释,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08:46:55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名词解释】血浆蛋白结合率是指药物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如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等)结合的比例。这种结合通常是非共价键的可逆过程,影响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结合后的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仅游离形式的药物才能发挥药效并被代谢或排出体外。

一、

血浆蛋白结合率是药物在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反映药物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结合率高意味着大部分药物以结合态存在于血液中,仅有少量为游离态,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毒性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因素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血浆蛋白的浓度、pH值、温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竞争性结合药物。某些疾病(如肝病、肾病)也可能改变血浆蛋白水平,进而影响结合率。

了解血浆蛋白结合率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预测药物的疗效、调整剂量以及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名称 血浆蛋白结合率
定义 药物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比例
结合方式 非共价键(可逆)
主要结合蛋白 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等
药物状态 结合态(无活性)、游离态(有活性)
影响因素 药物结构、血浆蛋白浓度、pH、温度、其他药物
临床意义 影响药物分布、代谢、排泄及药效
与药效关系 游离药物浓度决定药效
药物相互作用 竞争结合可能导致副作用增加

通过了解血浆蛋白结合率,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