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穿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胸腔穿刺(简称“胸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通过穿刺抽取胸腔内的液体,可以明确病因、缓解症状或进行病理检查。以下是对胸穿步骤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总结。
一、胸穿的基本步骤
步骤 | 操作内容 |
1 | 患者准备:确认患者体征稳定,签署知情同意书,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排除禁忌症。 |
2 | 体位选择:患者通常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臂上举或置于头部上方,便于暴露穿刺部位。 |
3 | 定位与消毒:在第7-8肋间腋中线或肩胛下角线处定位,常规消毒皮肤并铺无菌巾。 |
4 | 局部麻醉: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逐层浸润至胸膜层。 |
5 | 穿刺操作:使用穿刺针缓慢刺入胸腔,待有落空感后连接注射器抽吸液体。 |
6 | 标本处理:根据需要留取不同管标本,如常规、生化、细胞学等,并及时送检。 |
7 | 拔针与包扎:操作完成后拔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5-10分钟,覆盖无菌纱布并观察患者反应。 |
二、胸穿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具体说明 |
1 | 严格掌握适应症:仅适用于有明显胸腔积液且需诊断或减压的患者。 |
2 | 避免误伤重要结构:穿刺时注意避开肋骨、血管和神经,防止损伤。 |
3 | 控制穿刺量:首次穿刺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00ml,以防肺水肿。 |
4 | 监测生命体征: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 |
5 | 预防感染:操作全程保持无菌原则,术后观察穿刺部位是否红肿、渗液。 |
6 | 术后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是否有胸痛、气促等异常情况。 |
7 | 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穿刺过程、抽出液体性质及数量,并及时提交检验报告。 |
三、禁忌症提示
禁忌症 | 说明 |
1 | 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 |
2 | 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状态 |
3 | 穿刺部位皮肤感染或炎症 |
4 | 心脏病患者需谨慎操作,避免诱发心律失常 |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规范执行,可以有效降低胸穿风险,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医护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