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肩是怎么回事】“50肩”是民间对一种常见肩部疾病的俗称,医学上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叫“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它主要发生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群中,尤其是女性,因此得名“50肩”。这种疾病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一、什么是50肩?
定义:
50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发生在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滑囊、韧带等)发生炎症或粘连后,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
特点:
- 疼痛逐渐加重,夜间明显
- 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在抬手、旋转手臂时困难
- 多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
- 常见于一侧肩部,也可能双侧发病
二、50肩的成因
成因类型 | 具体说明 |
长期劳损 | 颈肩部肌肉长期紧张或过度使用 |
内分泌变化 | 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可能诱发 |
外伤或手术 | 肩部受伤或手术后未充分恢复 |
慢性疾病 |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
不良姿势 | 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 |
三、典型症状
症状 | 描述 |
疼痛 | 初期为钝痛,后期可放射至手臂,夜间加重 |
活动受限 | 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困难 |
强直感 | 肩部有僵硬感,活动不灵活 |
功能障碍 | 日常动作如穿衣、梳头、提物困难 |
四、如何诊断?
1. 病史询问:了解是否有肩部损伤、长期劳损等情况。
2. 体格检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
3. 影像学检查:
- X光:排除骨质病变
- MRI:观察软组织炎症和粘连情况
- 超声波:评估肩袖肌群状态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和炎症 |
物理治疗 | 热敷、超声波、电疗等促进血液循环 |
康复训练 | 通过拉伸和强化练习恢复肩关节功能 |
中医治疗 | 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 |
手术治疗 | 极少数严重粘连者需进行关节镜下松解术 |
六、预防与日常护理
1. 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注意坐姿和站姿。
2. 适当锻炼肩部肌肉,如肩部拉伸、旋转运动。
3. 保持良好睡眠姿势,避免压迫患侧肩膀。
4. 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问题等。
5. 及时处理肩部损伤,避免发展为慢性炎症。
七、总结
“50肩”虽然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早期发现、科学治疗和合理康复是关键。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肩部健康,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关键点 | 内容 |
名称 | 50肩 / 肩关节周围炎 |
发病年龄 | 40-60岁,多见于女性 |
主要症状 | 疼痛、活动受限、僵硬感 |
常见原因 | 劳损、内分泌、外伤、慢性病 |
治疗方法 | 药物、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中医、手术 |
预防措施 | 锻炼、调整姿势、控制基础病 |
如您或家人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