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报告不会看】B超(即超声检查)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广泛用于腹部、妇科、甲状腺、乳腺等多个部位的疾病筛查。然而,很多患者拿到B超报告后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解读其中的专业术语和结果。本文将对常见的B超报告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帮助大家快速理解。
一、B超报告常见术语解析
术语 | 含义说明 |
正常 | 没有发现异常结构或病变,各器官形态、大小、回声均在正常范围内。 |
囊性肿块 | 呈液体填充的结构,边界清晰,内部无实性成分,多为良性。 |
实性肿块 | 内部为实体组织,可能为良性或恶性,需进一步评估。 |
混合性肿块 | 同时包含囊性和实性成分,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性质。 |
回声增强/减低 | 指组织在超声图像上的亮度变化,可能提示炎症、钙化或脂肪变性等。 |
肝内胆管扩张 | 胆管内径增宽,可能提示胆道梗阻或结石。 |
子宫肌瘤 | 子宫内出现良性肿瘤,常见于育龄女性。 |
卵巢囊肿 | 卵巢内的液体包块,多数为功能性囊肿,少数为病理性。 |
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内出现的异常肿块,需观察大小、形态、血流等特征。 |
二、B超报告阅读要点
1. 查看“诊断意见”部分:这是医生根据图像做出的初步判断,通常是最重要的信息。
2. 关注“超声所见”描述:详细记录了各个器官的大小、形态、回声情况及是否有异常结构。
3. 注意“建议”或“随访”提示:有些报告会建议定期复查或进一步检查,应遵医嘱执行。
4. 不要自行判断:B超报告中的专业术语较多,最好由医生进行解释和判断。
三、常见B超项目与参考值(简表)
检查部位 | 正常参考范围 | 常见异常 |
肝脏 | 长径约10-12cm,回声均匀 | 脂肪肝、肝囊肿、肝癌 |
胆囊 | 容量约50ml,壁薄 |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 |
胰腺 | 形态规则,回声均匀 | 胰腺炎、胰腺肿瘤 |
肾脏 | 长径约10-12cm,皮质回声适中 | 肾囊肿、肾积水、肾肿瘤 |
子宫 | 大小约7×4×3cm,内膜厚度适中 | 子宫肌瘤、内膜增厚、宫腔积液 |
卵巢 | 左右对称,无明显肿块 | 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肿瘤 |
四、结语
B超报告虽然看似专业,但只要掌握基本术语和阅读方法,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遇到不懂的地方,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避免因误读而延误治疗。保持良好的就医沟通,是健康管理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