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尿是什么】在泌尿系统中,残余尿是一个常见的医学术语,尤其在男性患者中较为常见。它指的是在排尿结束后,膀胱内仍然残留的尿液量。残余尿的存在可能提示泌尿系统功能异常,是诊断前列腺疾病、膀胱功能障碍等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什么是残余尿?
残余尿是指在正常排尿完成后,膀胱内仍存留的一定量尿液。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或导尿法来测量。如果残余尿量过多,可能会引发感染、肾功能损害等问题。
二、残余尿的临床意义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排尿后膀胱内剩余的尿液量 |
测量方法 | 超声检查、导尿法 |
正常范围 | 一般小于50ml(因人而异) |
异常标准 | 大于50ml可视为异常 |
常见原因 | 前列腺增生、膀胱收缩无力、神经源性膀胱等 |
临床影响 | 可能导致尿路感染、肾积水、慢性肾病等 |
三、残余尿的常见病因
1. 前列腺增生: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是导致残余尿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膀胱肌肉功能减弱:如老年性膀胱萎缩或神经损伤。
3. 尿道狭窄:如因炎症、外伤或手术导致的尿道变窄。
4. 神经源性膀胱: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糖尿病)引起的排尿障碍。
5.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可能影响膀胱收缩力。
四、如何检测残余尿?
- 超声检查:无创、便捷,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 导尿法:通过插入导尿管测量排尿后的残余尿量,准确性较高但稍有侵入性。
- 尿流率测定:结合尿流率曲线判断排尿是否通畅。
五、残余尿的处理与治疗
情况 | 处理方式 |
轻度残余尿 | 观察随访,定期复查 |
中度以上残余尿 | 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
前列腺增生 | 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如TURP) |
神经源性膀胱 | 物理治疗、间歇导尿或膀胱训练 |
持续异常 | 需专科医生评估,排除严重疾病 |
六、总结
残余尿是评估泌尿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在中老年男性中更为常见。了解其定义、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相关疾病。若发现残余尿量偏高,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咨询泌尿外科或相关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