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牡蛎与生牡蛎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是什么】牡蛎,又称海蛎子,是一种常见的海鲜食材,同时也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在中医中,牡蛎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生牡蛎”和“煅牡蛎”,两者的功效、作用及主治各有不同。以下是对两者的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
生牡蛎是未经加热处理的牡蛎,性微寒,味咸,归肝、肾经。其主要功效为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也可用于治疗痰核、瘰疬、乳腺增生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止汗、固精、止带的作用。
煅牡蛎则是将生牡蛎经过高温煅烧后的产物,性味转为咸、涩、微温,归肝、肾、心经。其主要功效为重镇安神、收敛固涩、制酸止痛。适用于心神不宁、惊悸失眠、胃痛泛酸、遗精滑精、崩漏带下等症。煅牡蛎因经过煅制,增强了收敛作用,同时减弱了原有的清热作用。
总体而言,生牡蛎偏于清肝潜阳、软坚散结,而煅牡蛎则更注重安神、固涩、止痛。两者虽同源,但临床应用时需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生牡蛎 | 煅牡蛎 |
性味 | 咸、微寒 | 咸、涩、微温 |
归经 | 肝、肾经 | 肝、肾、心经 |
功效 |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 重镇安神、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
主治 | 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痰核、瘰疬、乳腺增生、止汗、固精、止带 | 心神不宁、惊悸失眠、胃痛泛酸、遗精滑精、崩漏带下 |
炮制方法 | 未加工,直接入药 | 高温煅烧后入药 |
特点 | 清热作用较强 | 收敛作用增强,清热作用减弱 |
如需在实际用药中使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误用或过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