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是什么】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肘关节附近。它指的是肱骨(上臂骨)在靠近肘关节部位的骨折,通常位于肱骨远端的“髁上”区域。这种骨折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能发生在成年人中,尤其是因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外伤。
一、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在肘关节上方约2-3厘米处发生的骨折。该部位结构较薄,骨骼强度相对较低,因此容易在跌倒时手撑地或受到直接撞击时发生骨折。根据骨折的方向和移位情况,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类型。
常见的症状包括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有时需要CT进一步评估骨折的复杂程度。治疗方式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而定,轻度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重度则需手术复位并内固定。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肱骨远端在肘关节上方约2-3厘米处发生的骨折 |
常见人群 | 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成人也可能发生 |
常见原因 | 跌倒时用手撑地、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 |
分类 | 伸直型(最常见)、屈曲型 |
典型症状 | 肘部剧烈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
诊断方法 | X线检查(首选),必要时CT扫描 |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内固定) |
恢复时间 | 一般6-8周,视骨折类型和治疗方式而定 |
并发症 | 神经血管损伤、关节僵硬、骨不连等 |
三、注意事项
肱骨髁上骨折虽然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特别是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生长活跃,更应注意复位质量和康复训练。一旦怀疑骨折,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总之,了解肱骨髁上骨折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从而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