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什么意思】“过氧化氢”是一个化学术语,常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它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消毒、漂白等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过氧化氢”这一概念,以下将从定义、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弱酸性,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它的分子结构比水多一个氧原子,因此也被称为“双氧水”。过氧化氢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受热或光照时容易分解,释放出氧气。
在实际应用中,过氧化氢广泛用于医疗消毒、漂白、清洁剂以及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氧化剂。此外,它在环保领域也被用于废水处理,帮助降解有机污染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过氧化氢在低浓度下是安全的,但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护。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文名称 | 过氧化氢 |
英文名称 | Hydrogen Peroxide |
化学式 | H₂O₂ |
物理状态 | 无色透明液体 |
溶解性 | 可与水、乙醇、乙醚等混溶 |
酸碱性 | 弱酸性 |
分解条件 | 受热、光照、接触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时易分解 |
主要用途 | 消毒、漂白、清洁、废水处理、火箭推进剂等 |
安全提示 | 高浓度具有腐蚀性,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储存时需避光、低温保存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过氧化氢”不仅是一个化学名词,更是一种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物质。了解其基本性质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安全、有效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