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导管技术对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进行干预。该手术能够有效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并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不断提升,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手术概述
项目 | 内容 |
手术名称 |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
英文名称 |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Surgery /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
手术类型 | 微创手术 |
目的 | 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氧 |
常见适应症 | 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狭窄等 |
主要方法 | 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旋切术等 |
二、手术流程简述
1. 术前准备:患者接受全面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检查。
2. 局部麻醉:通常在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局部麻醉后插入导管。
3. 导管引导:通过导管将导丝送入冠状动脉,进行血管成像。
4. 病变处理:根据病情选择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方式。
5. 术后观察: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发生。
三、常见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 | 说明 | 优点 |
球囊扩张术 | 使用球囊扩张狭窄血管 | 简单、快速 |
支架植入术 | 在狭窄处放置金属支架支撑血管 | 长期效果较好 |
旋切术 | 切除血管内斑块 | 适用于复杂病变 |
药物涂层支架 | 涂有药物的支架 | 减少再狭窄风险 |
四、术后注意事项
- 休息与活动:术后需卧床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 抗凝治疗:根据医生建议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 定期复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监测恢复情况。
-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长期康复。
五、可能的并发症
并发症 | 说明 |
血管损伤 |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
心律失常 | 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 |
再狭窄 | 支架植入后可能再次狭窄 |
血栓形成 | 抗凝不足可能导致 |
六、总结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然而,手术仍存在一定风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应积极配合术后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