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主要影响皮下脂肪和筋膜层。该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截肢甚至死亡。其病因多为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等。
以下是关于坏死性筋膜炎的简要总结与信息对比: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坏死性筋膜炎 |
英文名称 | Necrotizing Fasciitis |
定义 | 一种快速进展的严重软组织感染,涉及筋膜和皮下组织,常伴有组织坏死 |
病因 | 多种细菌感染,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 |
传播途径 | 通常通过伤口或皮肤破损进入体内,也可由血行播散 |
高危人群 |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静脉吸毒者、有外伤史者 |
典型症状 | 剧烈疼痛、红肿热痛、皮肤变色、水疱、恶臭分泌物、发热、乏力等 |
诊断方法 | 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MRI)、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组织活检 |
治疗方法 | 早期手术清创、广谱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如补液、止痛) |
并发症 | 败血症、休克、多器官衰竭、截肢 |
预后 |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否则死亡率较高 |
总结: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进展迅速、危害极大的感染性疾病,需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于高风险人群,应特别注意皮肤损伤的护理与感染迹象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综合运用手术、药物及支持疗法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