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不适或疼痛,通常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它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常提示心脏存在缺血风险。了解心绞痛的定义、成因、症状和治疗方式,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应对。
一、心绞痛的基本概念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指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氧而引起的胸痛或不适感。这种症状多发生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休息后可缓解。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典型表现之一。
二、心绞痛的分类
类型 | 定义 | 特点 |
稳定型心绞痛 | 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波动诱发,规律发生 | 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休息后可缓解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甚至在静息时发生 | 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需紧急处理 |
变异型心绞痛 | 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多在夜间发作 | 与运动无关,可能伴有心电图改变 |
三、心绞痛的常见病因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壁脂肪沉积,导致血管狭窄。
- 心肌耗氧量增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 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收缩,影响血流。
- 其他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四、心绞痛的主要症状
症状 | 描述 |
胸痛 | 多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手臂、颈部或下颌 |
压迫感或紧缩感 | 患者常描述为“压着”或“闷着”的感觉 |
持续时间 | 通常持续数分钟,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 |
其他症状 | 可伴随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等 |
五、心绞痛的诊断方法
- 心电图(ECG):检测心肌缺血的迹象。
-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运动诱发心绞痛,观察心电图变化。
- 冠状动脉造影:直接观察冠状动脉是否狭窄或阻塞。
- 血液检查:如肌钙蛋白、胆固醇水平等。
六、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方法 | 内容 |
药物治疗 | 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 |
介入治疗 | 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
手术治疗 | 如冠状动脉搭桥术(适用于严重病变患者) |
七、心绞痛的预防措施
-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血管问题。
总结
心绞痛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典型症状,常见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了解其类型、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